武汉“烟火气”持续升腾 消费市场年味浓******
(新春见闻)武汉“烟火气”持续升腾 消费市场年味浓
中新社武汉1月12日电 题:武汉“烟火气”持续升腾 消费市场年味浓
中新社记者 张芹
临近农历新年,漫步于武汉街头,处处可见高高悬挂的大红灯笼和中国结、琳琅满目的兔元素装饰品,菜市场里“烟火气”氤氲而升,春节氛围渐渐“拉满”。
腌制腊鱼、腊肉、腊肠……进入冬至,武汉人便开始张罗着,食材在白酒、花椒、八角、桂皮等各式调料以及阳光“加持”下,无须半月,散发诱人的咸香。待到春节,就成了餐桌上的佳肴。
走进武汉市硚口集贤二路,小巷里有家老字号“甚美王牌香肠”。档口处,早已围满前来“打年货”的顾客。“早上八点就过来排队,还好想要的都买到了。”66岁的李桂珍祖籍河南。她40多年前来到武汉,此后一直在此定居,入乡随俗口味也发生了变化,每年过年总少不了备上各式腊味。
除了腊味,武汉人春节的餐桌上少不了炸圆子。片鱼、剁肉、搅馅、下油锅……38岁的赵榕刚系上围裙,熟练地完成一整套动作。半年前,他决心投入自己热爱的餐饮行业,从小吃到大的炸圆子就成了首选创业项目。
“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味道,对于武汉来说,炸圆子在春节期间最不可或缺。”赵榕刚告诉记者,选择在春节前开业正是为了迎合当下消费热点。目前,每天销售额可达15000元人民币左右。
在汉口北小商品城,春联、年画、窗花以及各式各样的新春饰品品类繁多,吸引众多民众驻足选购。商铺里的老板一边接待顾客,一边对照订单打包发货,无暇与人闲聊。
不远处新近开业的鲜花小镇里,人头攒动。冬青、腊梅、水仙、蝴蝶兰等年宵花尤受青睐。“过年给家里添几盆植物,有种焕然一新的感觉。”市民刘媛说。
午餐时间,位于汉口台北路的湖北本土菜馆“小蓝鲸”座无虚席。餐厅负责人刘方姣介绍,从农历小年到正月十五团圆宴基本都已预定,今年餐厅还推出“手提团圆宴”,受到消费者欢迎。
武汉餐饮业协会会长刘国梁介绍,春节期间,全市80余个餐饮品牌联合推出滋补煨汤节、邻里年货节等活动,希望借此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更多元、优质的用餐选择。
记者搜索各大旅游平台发现,武汉热门景点周边,春节期间几乎一房难求。
“春节假期将迎来一波高峰。”中国旅游研究院武汉分院常务副院长龚箭认为,短途自驾、冰雪游、休闲游、营地游将成为近期旅游市场的主流和热点。(完)
“四海同春”全球华侨华人春晚播出 侨胞“开门回家”庆团圆******
中新社长沙1月22日电 (刘曼)主题为“同心共圆中国梦”的《“四海同春”2023全球华侨华人春节大联欢》(以下简称“华人春晚”)22日晚在湖南卫视播出。晚会以贴在门上的“福”字帖为视觉核心,营造“开门回家”的温馨氛围,展现敞开大门喜迎四海华侨华人同胞归家的美好愿景。
对海外华侨华人而言,春节是寄托浓厚思乡情意和家国情怀的最佳载体。随着中国防疫政策的优化调整,今年华人春晚特别邀请到全球杰出华侨华人同胞、海外建设者代表、华裔青年代表来到长沙晚会录制现场,谈收获、话期盼。
尼日利亚华侨倪孟晓在非洲推广中国文化,通过近二十年努力,和一群喜欢中国文化的当地鞋厂工人,共同组建精通中国歌、爱跳中国舞的华星艺术团。
晚会通过远程连线,呈现了倪孟晓在尼日利亚的热闹新春,而他四年未见的儿女现身晚会现场,特地从尼日利亚赶回来过年的妻子为儿女送上新春礼物,一家人打破空间限制温暖团聚。
“这个环节令人激情澎湃。”时隔多年,欧盟湖南总商会会长唐勇再次受邀参与晚会现场录制。他说,华人春晚与时俱进,始终聚焦海外侨胞心之所想、心之所系。它早已不是一台简单的联欢晚会,而是全球华侨华人同胞互致亲情、遥寄相思的独特文化载体与情感寄托,是全球华侨华人同胞们温暖的家。
作为外向型经济资深耕耘者的唐勇,一直在思考后疫情时代如何深度参与家乡建设。“华人春晚通过多种表演形式展示了中国的辉煌成就,能够激发海外华侨华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。”他正在湖南打造“数字中欧班列”等核心项目集群,希望有更多侨商参与。
英国中华艺术中心主任、英国云南总商会会长毛埴鋮旅居英国二十多年,致力于用文艺作品讲好中国故事,推广中华文化。
“华人春晚通过开启一扇扇情感之门、文化之门、习俗之门,满足了‘全年龄段’的视觉冲击,将中式符号与现代设计语言相结合,引发人们内心关于家的温暖记忆,传达着回家过年的意义,给我的启发很大。”毛埴鋮说,作为新时代海外青年侨胞,要继续坚守中华文化立场,通过不同方式展现中国的真实形象,更加自信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。(完)